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nuò懦)乃臥切()

說文:“稬,沛國謂稻曰稬。从禾,耎聲。奴亂切(nuò)。”

【釋形】

稬,金文不从禾,是从雨,从天會意。天字,原為人之頭頂於天。其與“雨”合為一體,會意為雨來自天空,雨亦為水,凡水可將不少物體改變形態,例如紙、土、粉類物等,受水浸濕而軟化,土可成軟泥,面粉加水揉和,卽可為軟團。故為軟義。甲文有“”字,表示人體兩側冒汗水,是謂體質之虛弱,人之體虛弱亦必發軟。本為从雨,从天,卽作“”,亦同“”,隸變演化成“耎”“需”一字異構。孳乳為今之“需(xū)”,故“需”本有“懦弱”、“柔軟”義。增之禾旁作“稬”,“耎”加“禾”旁,示黍稷之食糧爲黏性的,成爲轉註字。康煕字典,字匯補:“古文需字。”又“需”引集韻:“①乳兗切(ruǎn)。音耎。②本作,柔也。或作輭、軟、濡,通作耎。③奴亂切(nuàn)。音糯。弱也。④本作偄,或作愞、懦、燸、耎。”案均源於而孳乳之。

【釋義】

(一)“稬”。糯稻(黏之稻)。伯公父:“用成(盛)()(稻)需(稬)粱。”宋應星天工開物·:“凡稻種最多……黏者,禾曰稌,米曰糯。”朱駿聲通訓定聲:“稻比于黍稷,性和耎(ruǎn,軟),故古謂之稬。今又以稻之黏者為稬米,其不黏者為稉米。字俗作。”

(二)地名。毛公遣仲簋:“孟曰:朕文考眔毛公遣中(仲)征無(需)。”

【字例】

孟 簋

伯公父簠

嘼叔奐父盨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0:34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