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聖,通也。从耳,呈聲。”
【釋形】
聖,甲骨文、,象人張之大耳之形,其在突顯耳;或又增“口”,表示言,言有聲,耳聽之。金文形亦然。據形推知,聽、耳、聖,殆同源卵生,金文或與下部“人體”之下加之-,象人立於地面形狀,變為从壬。耳聽,心明,卽為聰慧義。風俗通:“聖者,聲也。聞聲知情,故曰∽也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聽(聖,讀tīnɡ),聽命。乎簋:“用聖(夙)夜,用亯(享)考皇且(祖)文考。”用圣夙夜,猶言朝夕聽命。禮記·樂記:“小人以聽過。”釋文:“本又作聖。”
(二)具有最高智慧及道德至上的人。師鼎:“用井乃聖且考,明()辟前王,事余一人。”中山王壺:“夫古之聖王,敄(務)在(得)孯(賢),其卽(得)民。”尚書·洪範:“聰作謀,作∽。”孔氏傳:“於事無不通謂之聖。”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