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蒦 |
字源 | 蒦(huò霍)集韻胡陌切;(yuē約)韻會乙卻切 說文:“蒦,規蒦,商也。从又持萑。一曰:視遽貌。一曰:蒦,度也。 【釋形】 蒦,金文有兩體:一體从萑、从又。上部从“萑”(隸變),實為从“隹(禽鳥類)”,祇是由于其上端本表示鳥之一雙耳朵狀(參“舊”字之甲骨文),後訛作从“艸”;“又(手)”,表示人以手持之。由此戰國豆器字異變作从艸。另一體哀成弔鼎字不从艸,从雀,从又會意,示以手持雀意。構形類似于“隻”,祇是一為“隹”,一為“雀”之異。隸變作“ 依形析之,當應同於“擭”。蒦,集韻:“屋虢切(wò)。”音擭。說文:“擭,一曰握也。”廣雅·釋詁:“蒦,持也。”因从手握持之禽鳥,手之握力需用力適度,若稍有松弛便可掙脫飛失,若手持過力會損于鳥。故說文蒦又訓“適度”義。 【釋義】 (一) (二)通“與(蒦,讀yǔ)”。中山王 (三)通“濩(蒦,讀huò)”,地名。蒦 【字例】 哀成叔鼎 蒦 中山王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