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錍,鈭錍也。从金,卑聲。”
【釋形】
錍,金文从金,卑聲,卑表示手持攜物,或亦為“椑”(橢圓形盛酒器),史記·大宛列傳:“以其頭為飲酒。”裴駰集解引韋昭曰:“飲器,椑榼也。”其从“金”,以銅為材質之扁壺。
【釋義】
器名。土勻錍:“土勻(jūn)杳(容)四斗錍。”(杳:黃盛璋釋“廩”。)秦重金罍(重金扁壺):“百
(四十)八重,金錍受一
(觳)六
。”黃盛璋云:“錍為器之自名,舊不能識。朱德熙同志曾釋‘鈄’(語言學論叢第2輯)小議釋為‘鋒’,並說‘鋒應該為鈁,義卽方壺。’其實此字右實从‘卑’,乃是‘錍’字。錍是扁壺專名,實與罍明顯不同。凡从‘卑’之字多含有卑短意。考工記:‘句戈椑’,鄭玄註引鄭眾說:‘齊人謂柯斧柄為椑。則椑,隋圜(橢圓)也。’扁壺形扁圓,亦卽橢圓,所以也用‘椑’或‘錍’為名。壺用銅造,故从‘金’从‘卑’,或从‘比’,則取其音同‘卑’(案:从“比”者,卽“鈚”)。扁壺亦可為瓦製或木製,故亦有从‘缶’‘卤’或‘木’的。器自名左从‘金’,右所从雖不甚清晰,仍不難辨定為‘卑’。山西近出‘土勻(軍)廩四斗錍’,正為扁壺,可為佐證。”(盱眙新出銅器、金器及相關問題考辨,文物1984年第10期)
【字例】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