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行,人之步趨也。从彳,从亍。凡行之屬皆从行。”
【釋形】
行,甲骨文
、
,金文行父辛觶字與甲文同,上下、左右筆畫對稱組成中間象“十”通道之形,形成東南西北通道,以示為道路。本義為人行之道,因以為行走義。如卜辭:“己丑王不行自雀。”(乙947)論語·述而:“三人~,必有我師焉。”
【釋義】
1.háng胡郎切
(一)道路。中方鼎:“隹(唯)王令南宮反虎方之年,王令中先,省南或(國)貫行,
王
(居)才(在)夔
真山。”爾雅·釋宮:“行,道也。”國語·晉語四:“夙夜征~。”韋昭註:“行,道也。”
2.xíng戶庚切
(二)進行。卜辭:“王行遂…。”(合集24445)虢季子白盤:“折首五百,執
五十,是
(以)先行。”先行:楊樹達認為,“因子白有折首執訊之功,當歸來獻禽(擒)于王,故先行。”(積微居金文說·虢季子白盤三跋)不.JPG)
亦有征伐玁狁後“來歸獻禽”之語。盤銘句意為:斬下五百個敵人的首級,抓獲俘虜五十人,因此先行凱旋獻俘。釋名:“行,伉也。伉足而前也。”
(三)行(舊讀xìng),巡視,巡狩。中山王
鼎:“身勤社禝(稷),行四方。”管子·八觀:“~其田野,視其耕耘。”
(四)行(舊讀xīng),行為。
簋:“朕文母競敏
行,休宕氒心,……”論語·公冶長:“今吾於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~。”
(五)品行,德行。胤嗣
壺:“
(德)行盛
(旺),隱(
?)逸(軼)先王。”周禮·地官·師氏:“以三德教國子。”註:“德行,內外之稱,在心為德,施之為行。”
(六)用。黃子壺:“黃子乍(作)父人行器。”右走馬嘉壺:“右走馬嘉自乍(作)行壺。”周禮·夏官·司爟:“司爟掌~火之政令。”韓非子·問田:“秦~商君而富強。”
(七)施行,實行,執行。中山王
鼎:“事
(少)如長,事愚如智,此易言而難行施。”論語·微子:“道之不~,已知之矣。”
(八)人名。呂行壺:“呂行
(捷)孚(俘)貝,氒(厥)用乍(作)寶
彝。”
(九)地名。南行昜令卯鈹:“王立(涖)事,南行昜(唐)
(令)
(瞿)卯。”史記·趙世家:惠文王“八年,城南~唐”。南行唐,在今河北行唐東北。
【字例】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