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汉字字源辞典,字源查询,字源网">
說文:“,傷也。从戈,才聲。”
【釋形】
,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字條下收有:(一期、甲622)、(一期、續4、29、1)、(一期、金522)、(一期、寧1、430)、(一期、乙4701)、(四期、粹366)等數形體。云:“或从戈从(才),與說文字篆文形同,此為以為聲符之形聲字;或从戈从、、、,、、或在戈頭之上,或在戈頭之下,此數形所會意不明,但自辭例觀之,與用法略同。皆為兵災之意。……說文:‘,傷也。从戈,才聲’。”案:從甲文看,其以戈之器所傷物不同,或以戈割之首,以毛髮表示(四期、粹366)、或以戈割除之屮(艸)、或从戈,才聲,可其表意應相同。金文與甲文同,从戈、从艸或禾會意,或从戈、才聲。古文屮同艸,艸、木、禾作構件意同,用“戈”之器割、斬之草木,故的本義為殘害、傷害、災害。如卜辭:“辛酉貞:王往田亡(𢦏)。”(佚988)“于宮亡(𢦏)。”(合集28903)。
【釋義】
1.zāi 祖才切
(一)殘滅,擊敗。史牆盤:“武王旣殷。”方鼎:“隹(唯)周公(于)征伐東尸,豐白(伯)尃古(溥姑)咸(𢦏)。”“咸”者,義為皆殘滅之。動詞“𢦏”用為被動,被殘滅。
(二)通“哉”,語气詞。禹鼎:“烏虖哀(哉)。”何尊:“茍(敬)亯(享)(哉)。”
2.dài 都代切
(三)通“戴”,古國名。姬姓。春秋時滅于宋。𢦏叔鬲:“(戴)弔(叔)慶公乍(作)弔(叔)姬(尊)鬲。”𢦏,一作,文獻作戴。春秋·隱公十年:“宋人,蔡人,衛人伐戴,鄭伯伐取之。”註:“戴國,今陳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。”釋文:“戴,音再。”陳留郡:在今河南民權縣東。戴,亦讀zài音。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