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襲,左衽袍。从衣,省聲。,籀文襲不省。”
【釋形】
襲,金文从衣,从“龖”之省作“”,是說文籀文从省,秦器字从龍,是省聲。衣,此意為蟒蛇之皮,兩形合構,會為蟒蛇蛻皮,沿襲之義。玉篇:“襲,重衣也。”
【釋義】
(一)沿襲,沿及。簋:“朕文母競敏行,休宕氒(厥)心,永(襲)氒(厥)身,卑(俾)克氒(厥)啻(敵)。”爾雅·釋詁一:“襲,及也。”史記·秦始皇本紀:“五帝不相復,三代不相∽。”
(二)繼承,沿襲。秦二世詔版:“今襲號,而刻辭不稱始皇帝,其於久遠也。如後嗣爲之者,不稱成功盛德。”襲號,意為繼承,沿襲名號。史記·秦始皇本紀:“太子胡玄∽位。”此謂襲封。
【字例】
鼎
簋
秦二世詔版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