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鄭,京兆縣。周厲王子友所封。从邑,奠聲。宗周之滅,鄭徙潧洧之上,今新鄭是也。”
【釋形】 
鄭,金文从邑,奠聲;或不从邑,以奠為鄭;或从.JPG) (與从邑同),奠聲。奠,象酒器置於底座之上,示以酒祭奠意;因周王之居邑,故从
(與从邑同),奠聲。奠,象酒器置於底座之上,示以酒祭奠意;因周王之居邑,故从.JPG) ,卽古文郭,城郭義,故名“鄭地”。後引出“鄭重”義,乃因其从“奠”,緣由祭祀、奠禮當為鄭重之事。
,卽古文郭,城郭義,故名“鄭地”。後引出“鄭重”義,乃因其从“奠”,緣由祭祀、奠禮當為鄭重之事。
【釋義】 
(一)地名。今陜西華縣西北。大簋:“王才(在)奠(鄭),.JPG) (蔑)大
(蔑)大.JPG) ,易(賜)
,易(賜).JPG) (芻)
(芻).JPG) (騂)犅。”三年
(騂)犅。”三年.JPG) 壺:“王才(在)奠(鄭),卿(饗)醴。”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鄭地和鄭國東遷:“兩器所記乃周王在鄭地暫居或燕饗,作器人受到周王賞賜,作器銘記。”“位于關中平原西端的鄭地,可能已經發展成一座周王常常蒞臨並派遣官員直接管理的重要城市,成為西周地方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環。”(見文物2006年第9期)後遷都“新鄭”(今河南)。
壺:“王才(在)奠(鄭),卿(饗)醴。”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鄭地和鄭國東遷:“兩器所記乃周王在鄭地暫居或燕饗,作器人受到周王賞賜,作器銘記。”“位于關中平原西端的鄭地,可能已經發展成一座周王常常蒞臨並派遣官員直接管理的重要城市,成為西周地方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環。”(見文物2006年第9期)後遷都“新鄭”(今河南)。
(二)古國名。.JPG) 盤:“用乍(作)朕皇考奠(鄭)白(伯)、奠(鄭)姬寶般(盤)。”鄭伯鼎:“奠(鄭)姜白(伯)乍(作)寶鼎。”哀成叔鼎:“余
盤:“用乍(作)朕皇考奠(鄭)白(伯)、奠(鄭)姬寶般(盤)。”鄭伯鼎:“奠(鄭)姜白(伯)乍(作)寶鼎。”哀成叔鼎:“余.JPG) (鄭)邦之産,少去母父乍(作)
(鄭)邦之産,少去母父乍(作).JPG) 飤器。”參“奠(鄭)”字條之(四)。
飤器。”參“奠(鄭)”字條之(四)。
【字例】
.JPG)
三年.JPG) 壺
壺
.JPG)
哀成叔鼎
.JPG)
與兵壺
.JPG)
鄭左庫戈
.JPG)
大良造
鞅殳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