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形】
金文鈚,从金,比聲。或增从皿。金文比、从二字不分,从卽從,廣韻·釋器:“
,瓶也。”又集韻·齊韻以“錍鈚
鎞”四字為重文。鈚同錍,扁壺形扁圓,亦卽橢圓,以“椑”,或“錍”為名。从“比”音與“卑”同。山西所出有“土勻(軍)廩四斗錍”,是為扁壺器,可為資證。
【釋義】
盛器。襄安君鈚:“襄安君其鈚弍
(觳)酉樂。”黃盛璋盱眙新出銅器、金器及相關問題考辨云:“襄安君鈚容二觳,朱德熙用水測量,容3563毫升,則一觳為1781.5毫升。盱眙銅壺受一觳五
,實測容3000毫升,則一觳容2000毫升。東周公朱左官鼎記:‘容一斛’,實測容水2085毫升。而東周金村四斗方壺,清華大學所藏一件一斗合1997毫升,故宮所藏一件一斗合1935毫升。由此可證東周一斛卽是一斗,燕國之觳也就是一斗。由于壺(
)、鼎、方壺,本身都非量器,刻記容量容有參差。”(文物1984年第10期)可知“鈚”,其容二觳3563毫升,卽為二斗。據廣韻鈚亦卽瓶。集韻:鈚,“或作鎞、錍。”廣雅·釋器:“扁
謂之椑。”參見“錍”字條。
【字例】
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