鈷,集韻:“公戶切(gǔ)。”玉篇:“鈷也。”又集韻:“洪孤切(hú)。”
【釋形】
鈷,金文从金,古聲;或从匚,从金,作。鈷,白公父簠字增从“皿”,作()。鈷,,是一字異構,金文皆以古主諧聲字,古、甫,古音同屬魚部字。說文有“”,云:“器也。从皿,从缶,古聲。公戶切(gǔ)。”此與集韻之“鈷”同訓。其从缶亦與从皿義同,如說文盎,或从瓦作;又缾,或从瓦,作瓶。瓦、缶、皿,皆為古代以陶土為材質的餐具或用具,故作構件意近相通。集韻:“餬,黍稷器,夏曰餬,商曰璉,周曰簠簋,或作鈷。”金文,从匚,亦猶从皿,例,金文或作。例同亦是簠之異文,金文亦作,是之增古為聲。
【釋義】
通“(鈷,讀fǔ)”,器名。西簠:“(尊)鈷(、簠)。”或作“”。伯公父簠:“白(伯)大師小子白(伯)公父乍()。”讀本云:“:銅器銘文中簠器自稱的一種,它器尚有自稱、、、鈷、、祜、、匡、、、、、者,其器和蓋皆作長方形斗狀,兩耳,侈口,可以互相扣合。說文·五上:‘簠,黍稷圜器也。从竹,从皿,甫聲。,古文簠,从匚,从夫。’許慎于器形有誤,他把方形的簠與另一種圓盤形高圈足的相混淆了。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