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文:“隊,从高隊也。从,聲。”
【釋形】
隊,甲骨文、(右旁是倒“子”之形),象子从上墜下之形。金文从,从豕(豬),借體象形。示豬从(高地)墜落之意。隊,是墜的初文,故“隊”古讀墜(zhuì)音,後“隊”被用為“軍隊(duì)”“編隊”之義,便增从“土”之“墜”,成為區別字。
【釋義】
(一)墜落。卜辭:“王(占)曰:乃茲亦之殺叒(若)偁。甲午王往逐兕,小臣甾車馬硪…王車,子央亦隊(墜)。”(合集10405)左傳·襄公十年:“主人縣布,堇父登之,及堞而絕之。∽,則又縣之。”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:“良蓋弗冒弗紘,殷畝而馳不∽,謂之國工。”鄭玄註:“隊,落也。”
(二)地名,卯簋:“易(賜)于隊一田。”
(三)通“燧(隊,讀suì)”,邊關上用來告警的烽火。新郪虎符:“燔隊(燧)事,雖毋會符,行殹(也)。”墨子·號令:“與城上烽燧相望。”
【字例】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