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形】
,金文从鼎,
聲或于聲。當讀爲盂,盂从皿,此之从鼎,从皿與从鼎皆為盛液體的器具,是之別構。另有“
”,其增“皿”乃是以“盂”為聲符。
【釋義】
鼎之別名。王子吳鼎:“自乍(作)飤
。”蔡侯.JPG)
:“蔡侯
飤
。”春秋金文第四章金文編增補65號“
”字釋云:“‘
’从皿从
,
亦聲。‘
’字銘文選釋‘鑊(huò)’,認為‘
’从于聲,于鑊古音可通,于在喻紐,鑊在匣紐,于韻在魚部,鑊在鐸部,魚鐸對轉。史記·張儀列傳‘杅君之國’,戰國策·秦策‘獲君之國’,此卽于、蒦相通之證。鑊鼎系祭祀、宴享時的煮牲之器。”此説
稱鑊鼎爲煮牲之器,依此
,或讀huò音。參“
”字條。
【字例】
.JPG)
侯之
孫敶.JPG)
.JPG)
.JPG)
蔡侯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