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汉字字源辞典,字源查询,字源网">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(mì覓)莫狄切

【釋形】

,金文从鼎,从冖,冖亦聲。冂(jiōng)、冖(mì)二字形近易訛。冖,表示鼎之覆蓋物。說文:“,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。从鼎,冂聲。周禮:‘廟門容大七箇。’卽:‘玉鉉大吉也。’莫狄切。”楊樹達云:“字从冂,不从冖。”段玉裁說文註:分二字,,爲从冂,音古熒切(jiōng);,段氏釋爲鼎覆之字,音莫狄切(mì)。字下段玉裁註云:“大小篆皆作,解作冖聲,莫狄切,以鼎蓋字之音,加諸橫貫鼎耳之義,誤矣。”案:實為从(冂,jiōng),與从(冖,音mì)之別。國差字从冖,从貝,貝乃鼎之訛。此讀mì音。本義為鼎蓋,如儀禮士冠禮:“特豚載合升,離肺實于鼎,設扃~。”:“,鼎覆也。”又公食大夫禮:“甸人陳鼎七,當門南面西上,設扃~、~若束若編。”鄭玄:“凡鼎,蓋以茅為之,長則束本,短則編其中央。”

【釋義】

(一)輻員遼闊,廣大。秦公簋:“宅禹責(蹟)。”,有布覆義。禮記·禮器:“犧尊疏布~。”孔穎達:“,覆也。謂郊天時以粗布為布以覆尊也。”銘文以“宅”與“禹責(蹟)”相言,顧頡剛鯀禹的傳說:“‘蹟’便是‘堵’。因為土地是造成的,所以遍天下都是的跡。”“‘宅禹責’秦公鐘作‘竈有下國’,‘下國’是對上天而言的。”“‘蹟’又見于·立政說:‘其克詰爾戎兵以陟之跡,方行天下,至于海表,罔有不服’。‘陟之跡’與‘宅禹責’文義相近,‘方行天下,至于海表’都是的跡,跡之廣可知。”齊侯鐘:“咸有九州,處之堵。”故可知簋銘之“”,當為遼廓廣大之意,“宅”,猶言廣大,遼闊的疆土皆可謂民所居。

(二)安,安靜。國差:“靜安寍(寧)。”文公之母弟鐘:“余靜。”秦公大墓磬銘:“高陽又(有)靈,四方以平。”儀禮·公食大夫禮:“設扃~”。鄭玄:“古文‘’皆作‘密’。”說文:“宓,安也。”詩經·周頌·昊天有成命:“成王不敢康,夙夜基命宥密(賈誼新書引作“謐”),於緝熙,單厥心,肆其靖之。”國語·周語下記載大夫叔向大夫單靖公說,為:“宥,寬也。密,寧也。”故銘文謂:齊國“謐靜安寧”。

(三)冪。覆蓋,籠罩。神禹銘:“南夆(峰)(淵)百(陌),曲則(側)丘田,煙艸(草)(冪)寍。”煙草寍,卽煙草冪謐,意為煙雲霧气彌漫,且濃密籠罩於草木之中。李華吊古戰場文:“魂魄結兮天沉沉,鬼神聚兮云冪冪。”

(四)人名。:“弔(叔)乍(作)己白(紀伯)父丁寶(尊)彝。”,紀國人,紀伯父丁的兒子。

【字例】

秦公簋

國差

文公之母弟鐘

秦景公石磬

神禹銘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6:40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