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áo  傲;螯;熬;獒;䵅;驁;鰲;骜;鳌  金文1;金文2;金文3;金文4;金文熬;石鼓文敖;石鼓文骜;小篆敖;小篆傲;小篆熬;小篆䵅;小篆獒;小篆獒;小篆螯;小篆骜;三体石经

“敖”是出游,游戏。《说文》: “敖,出游也。从出,从放。”属会意字。金文1-3的左边均象头戴羽饰的人形,是舞蹈或游戏时的装束; 右边的“攴” (读pū)字是手持器具形,疑是舞蹈的指挥人。小篆或受石鼓文的影响,将人形写作 “方” ,与 “攴”组成 “放” ; 头上的羽饰变成 “出” ,故有 “从出, 放声” 的解释。 隶书写作 “” 。 从而成为今文。 后又加表示行走的 “辵” (读chuò,即 “辶” ,俗称“走之” ),成为专指出游的 “遨”字; 而“敖”则因舞蹈、游戏动作的不羁而多表骄傲、狂妄义。后加 “人” 成“傲” 。“敖” 用作义符,加 “鱼、犬、虫、马”等字组成 “鳌、獒、螯、骜”等一批表示有强劲桀骜特征的与动物有关的字。用作声符,加 “火”成煎熬、熬煮的 “熬” 。
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《敖》

敖是出游, 游戏。金文写作“”或“” 。左边是头戴羽饰的人形, 是舞蹈祭祀或游戏的装束 右边的 “” 字是手持器具形,当是舞蹈的指挥者。小篆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 “方” 与 “攴”组成 “放” 字。头上的羽饰变成 “出” 。故《说文》: “称放,从出” 。这是许慎公未审甲、金文造成误会。 隸变时写作 “” 。 小篆为应证敖是人的行为, 另加“人”旁作 “” 。 后又加表示行走义的 “辵” 而成出游的遨字。另《石经》中有一“”字, 表现人趾高气傲, 目空一切的样子。为一古人名,义同 “傲” 。

大熊书于石门

规格: 高118CM 宽68CM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3 18:22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