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矛” 在《说文》 中是个部首字。也是古代一种直刺长兵器。商周时多用青铜制,汉以后多用铁制。《说文》: “矛,酋矛也。建于兵车,长二丈。 象形。 ” 金文写作 “、 ” , 象长柄兵器形。 “说文古文” 写作“” , 加 “戈”强化兵战义。 小篆写作“” , 显然受“说文古文”矛形的影响, 已不直观。 隶书随小篆结构写作“” , 完全失去兵器形状。
“矜” (读qín)与 “矜” (jín)属同源异写字。 最初金文写作 “” ,并非从“矛” ,而是由 “子令”组成的会意字。本义是“令”不成年的 “子”(孩子)去做某件事。因此有怜悯和惋惜义。小篆将金文的 “子”误为 “矛”与 “令” (后作今,成声符)组合成“矜” 。指矛、戈、戟等长兵器的柄。《说文》: “矜,矛柄也。从矛,今声。”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