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杀” 在《说文》 中是个部首字。是将人和动物致死。《说文》:“杀, 戮也。从殳,杀声。凡杀之属皆从杀。 ,古文杀。 ,古文杀。 ,古文杀。 ” 甲骨文、 金文“杀”字与“蔡”是同一字, 写作“、 、 、” , 源自远古祭祀活动。 在文明程度低下的夏商时期, 用活人当祭品十分普遍。甲骨文的 “杀” 字就像将人的下肢杀残的形象,是将人的肢砍下当做动物前膀或后肘也未可知。有学者将此形释作 “草” ,当是后来用草人代替活人祭祀,文明进步后的事了。“说文古文” 1和《三体石经》写作“、 ” (, 读yì, 与猪同)此是将被祭祀的人等同猪的例证。 “说文古文” 2-3写作 “、 ” , 字形中都有了表示击杀的 “攴” 字。 《侯马盟书》写作 “、 ” , 出现了 “攴、 殳” 并存的字素, 为小篆写作“” (殺)奠定了基础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《善行图之四》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