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永、 泳、 派” 三字一源。 甲骨文写作 “、” , 象“” (人)在“”(水)中, “” (彳, 行字省文, 表示行)走, 即游泳的 “泳”字,又因水长流而表示永久的 “永” 。《说文》称: “永,长也。” 为与“泳” 有别, 金文、 石鼓文、 小篆将 “” 写作 “”(永) , 又因此形象水流的分支而反写成“” (𠨸, 即派, 参看 “𠨸、 派”字释文)。隶书(汉《白石神君碑》等)分别写作 “、 、 ” , 成为今文, 字形彻底分开,各表其义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