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津” 本指江河的渡口。《说文》 : “津,水渡也。” 后引申水边,又特指口水。此字在发展使用过程中变化较大。商甲骨文象人持篙撑船的情景。 由渡河会意渡口。 周金文由 “” (水) “” (舟) “” (隹)三部分组成(隹与鸟同)。表示船在水上像鸟一样飞快驶过。此时的 “津” 属会意字。秦小篆保留了水旁, 将鸟和舟改为 “” , 当是津字的异写。 由此使 “津” 字成为 “从水,聿声” 的形声字。汉隶书( 《武梁祠刻石》 )对小篆进行了大胆的改革:将“”写作 “” ; “”写作 “” 。 彻底跳出象形字的行列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