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璜” 的初文是 “黄” 。本义是人佩玉,故有装饰、装璜义。甲骨文写作 “、” , 正是 “” (大人形)一说是腰间有环形饰物的形状。 金文写作 “” , 人形已不直观, 但仍有从甲骨文演化来的痕迹。 为表示所佩之物是玉, 金文另加 “玉” 旁写作 “” , 同时 “黄”逐渐借指颜色。小篆将 “黄、璜” 彻底分开。《说文》称: “黄,地之色也。” “璜,半璧也。从玉,黄声。” 成为形声字。隶书(汉《赵宽碑》 )据小篆结构写作 “” , 成为今文。
注: “黄”字也释作一种鼓腹病,使皮肤变黄。从甲骨文字形看并非无据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