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位” 的本义是人站立的位置。源自阶级的出现,在部落或家族中,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站立位置。 早期甲骨文、 金文写作 “ 、 、 、” , 均为站立的人脚下有一横, 表示人所处位置。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字形混乱, 写法很多: 或写作 “、、 ” , 表示人在厅堂中的位置;或在 “宀” (房屋形)内加祖先牌位写作 “” 。 小篆规范为 “” , 用人立会意位置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