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倝” 在 《说文》中 是个部首字。《说文》: “倝,日始出,光倝倝也。从旦, 㫃声。 ”金文写作“”。上边是带饰羽的旗帜, 下边是表示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 “昜” 。表达的是在日出时升旗的情景。这个字在小篆时演化成“倝” , 成为部首字。 “倝” 的另一写法是“” 。 明显有星辰字素。 与“乾”字同源。而“韩”字也正是在小篆规范笔画时在“倝”字下边加表示围绕的 “韋”写作“” 的。 “韩” 是古国名。 本义是井的围栏。 《说文》:“韩,井垣也。从韋,取其匝也。倝声。”
“乾” (读qián和gān ) 《说文》称: “乾,上出也。”指草木初生。恐非本义。从“说文籀文” 、小篆写作“、 ”看, 本义当指某星位置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