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鬳” 是 “甗” 的初文,是商周时期的一种蒸熟食用的炊器和礼器,有青铜和陶制(图为西周时的器形) 。《说文》 : “甗,甑也。一曰穿也。从瓦,鬳声。” 这里的 “一曰穿” 多 “日” 字,指中间有一穿孔,使下边的蒸汽升上来。 甲骨文写作 “、、” , 均为象形字; 或写作 “” , 与金文写作 “” 略同。 甲骨文5、 金文的 “、 ” 是虎和虎头形, 指 “甗”可蒸食大型动物。 小篆写作 “” , 又加 “瓦” 表示陶制。 隶书据此写作“、 ” 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