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冓”的本义是逢遘,相遇,交接。甲骨文写作“”,金文写作“”,都是两条鱼相遇、相对和结交的形状。后金文、小篆加表示人面的“頁”或“女”成“、”媾字,转指人类的“婚媾”、“交媾”等义。
“冓”后用作义符或声符演化出很多字。如:加“木”字成构架的“”(构),指盖房时房顶承重的架木,会意构是木与木的相遇、相对、相交;加表示货币的“贝”字成购买的“”(购);加流水的水(氵)成“”(沟)字;加表示竹制用品的“竹”成“”(篝)字;加表示皮革制品的“革”(韦)成皮臂套的“” (鞲)字;加表示行走的“辵”(辶)成在行走中相遇的动词“”(遘)字。
与“遘”义近似的有一“”(觏)字。《说文》:“觏,遇见也。”
图为“象形字书画”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