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冢” 指高大的坟墓。《说文》 : “冢,高坟也。” 甲骨文、金文、《侯马盟书》等字形构架相近, 顺序写作 “
、
、
、
” 。 上边的“
、
” (宀读mián, 广读yǎn )本是房屋的形状; 下边的 “
、
、参” (豕)是猪、狗类家畜,反映了上古时人畜同居的原始习俗。此字与“家” 同源 ( “家” 字除表示居所外另有择偶繁殖的含义。详见 “家” 释文) , 生时为家, 死后成冢。 小篆写作 “
” , 中间的 “豕” 加一画, 一说表示被捆住腿,是死者的陪葬品。一说是种猪,死后不能繁殖了。同时将 “宀” 写成 “勹” (读bāo,同包,当指坟的凸包形。已非 “家” )。说明秦汉时的殡葬已与商周时代发生了较大变化。隶书 (汉 《史晨碑》 )写作“
” , 已是今文。
![](Images/zgxxzdd/R201211015.0783.15[04e0ec15a1b2].jpg)
![](Images/zgxxzdd/R201211015.0783.16[6793052362d1].jpg)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![](Images/zgxxzdd/R201211015.0783.18[0906e2820418].jpg)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《离骚》 (局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