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毓” 生育之育的本字, 甲骨文、 金文写作 “、 、 、 、 、 、 、 、、 ” , 均是一 “女” 人身后生出一头朝下的 “子”形。四周小点即胎盘羊水,正是妇女生产之真实写照。此字经过长期演变, 到小篆时分作 “育” 、 “毓” 两个字。 即便是小篆的 “” 字也仍然明确表达了生育的形状: 左边的 “每” 字在古文字中同 “母” ,头上的“屮” 是头饰,今文俗称 “每” ,是 “人母” 的会意字; 右边是头朝下,流有羊水的孩子形状。
注: 此字与帝后之后有密切关联。参看 “后” 字释文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《离骚》 (局部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