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厌” 的本字是“猒” ,是因吃饱而厌食。《说文》: “猒,饱也。”金文写作 “、 ” , 由 “犬、 口、 肉”组成, 会意肉到犬口而不愿食。小篆将此字演化成三个字: 一、将金文的 “口” 改作 “甘” ,仍是食义;二、在 “猒” 上加表示山崖石的 “厂” ,成 “厭” 字。《说文》 : “厭,笮也。” “笮” 是盖房的苇簿,表示压迫。三、此义又加 “土” 成 “壓”(压) , 《说文》: “压, 坏也。 ”后 “厭” 另加 “食” 成 “饜” 。 隶书分别写作“、 ” 。 今简化字分作 “厌、 压”两个字。
注: 小篆的 “” (猒)也写作 “” ()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