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叚”是“假” 的初文。本义是假借。《说文》: “叚,借也。”金文1-4和古玺文写作“、 、、 、 ” , 左边是岩崖下有物, 其中金文3写作表示山石的 “阜” (详见 “阜” 释文)。金文2右上方加一手爪,表示从别人手中接取,借义表达的更加清楚。金文3、4左上加一人形,也是借别人的意思。 “说文古文”写作“” , 将金文的岩崖形变成“冖” 。小篆与古玺文近似, 写作“” 。后为表示叚是人的行为, 另加一“人“(亻)而成“”(假)。《说文》: “假,非真也。”又因叚(假)毕竟是毛病和瑕疵,所以在表示美玉不纯时将“叚” 与 “玉”组合成“瑕” 。
“叚”用于声符的字很多。如加 “艸” (草)成“葭” ,表示初生的芦苇; 加 “辵” 成“遐”表示走远; 加“雨”成“霞”表示天象等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