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地 |
字源 | 地dì 墬 金文1;金文2;说文籀文;古陶文;古玺文;侯马盟书;小篆;汉帛书;隶书 “地” 指大地、地面、土地,与 “天” 相对。《说文》: “地,元气初分, 轻、 清、 阳为天; 重、 浊、 阴为地。 万物所陈列也。 从土, 也声。 ,籀文地从。 ”小篆以前的金文、 《侯马盟书》、古陶文等笔画虽略有不同,但基本字素相同,都是用 “阜” (土山)和 “土”来表示陆地,用 “厂” (读hǎn山崖)和“豕”表示豕从崖上落到地面。这种表达方式虽较完整,但不失繁复。小篆对此形做了大的改进,直接用 “土、也”会意,改得干脆响亮。“说文籀文”的结字原理与金文相同,笔画已近小篆,当是“墜”字的异写。隶书(汉《华山庙碑》 )将小篆的 “” (地)写作“” , 从此进入今文时代。 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