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审” 是审视,辨别。字形字义的发展演化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。最初字形源自人类观察野兽的足迹来判断动物的种类,即 “采” 字。甲骨文、金文、“说文古文” 及小篆写作 “、、 、 、 ” , 确象动物的脚爪踏痕。《说文》: “采,辨别也。象兽指爪分别也。” “采”字十分容易被认作摘采的“采” ,应十分注意上面笔画的细微不同。“采”也是“番” 的初文。“说文古文” 中有一“”字, 释作“番” , 《说文》称: “兽足谓之番。 ”细看正是“” (又, 手爪形)和 “采” 的组合, 会意兽足当无问题。 后来金文、 小篆下加田地的 “田”写作 “番” , 金文的 “” (番)和小篆的 “”均是 “采”踏农田之象。汉帛书、隶书写作 “、 ” 。 《说文》释作: “番, 兽足谓之番。 ”此外小篆画蛇添足地又制一“”字, 幸未多用。
后来小篆又加表示房屋的“宀” , 写作“” (宷)或“” (審)。 《说文》: “宷, 悉也; 知宷谛也。从宀从采。 , 篆文宷从番。 ”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