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客”指宾客。金文、 小篆等写作 “、 、” 。 均由 “向” (有门窗口的房屋形,见 “向” 释)和 “止” (趾,表示脚走)组成。用有客人走进房屋内会意。 甲骨文有 “” , 结构与金文近似。 也释作 “宾” 。 虽有异议, 但字义不悖。 金文中有作 “” 者, 是“宀、 各” 的异写, 反映了秦未统一文字前的混乱状态。 隶书(汉帛书)写作 “、 ” , 已是今文。
“愙” 是对客人的恭敬。《说文》 : “愙,敬也。从心,客声。” 金文写作 “”, 是从 “客” 向 “愙” 过度时的字形。 古玺文、 小篆写作“、 ” , 下边的 “心” 字逐步明朗。 “愙” 字后来也作 “恪” , 成为“从心 (忄) ,各声” 的形声字。
图为 “象形字书画” 造形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