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文编》94页《金文编》133页《汉语字形表》84页《篆隶表》140页《说文》50页《汉印徵》卷3,2页《战文编》131页
指事字。“古”字所从的中﹑等在甲骨文﹑西周早期金文中都是“盾”的象形,下面加上区别符号“口”构成指事字,是“坚固”之“固”的本字。“盾”的特点是“固”,所以能从分化出“古(固)”。这和“弓”的特点是“强”,下加区别符号“口”构成“强”的本字“”是同一道理。自西周中晚期盾形线条化成“十”之后,形体基本稳固,战国文字中虽然有“口”中加点﹑线的异体,但在以小篆统一的文字和秦汉古隶的演变中都逐渐消失了。许慎所说的“从十﹑口,识前言者也”是据后代的字形说后代的字义。如果只就小篆等后起字形和“古”的常用义“时间久远”而言,是合理的,经过十人之口传下来的故事,正是时间久远。许慎未能言中“古”的本形本义,是受所见材料的限制,我们不能苛求古人。(李守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