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透纽、鱼部;透纽、暮韵、汤故切。

chān崇纽、衔韵、初衔切。

《甲金篆》678页《甲文编》405页《说文》203页

象形字。甲骨文的字形像蹲着的兔子,头朝上(有的还突出豁裂的兔唇),长耳下垂,前后腿,还有一条弯曲的短尾巴,简单而概括地表现了兔子的基本特征。春秋文字起字形逐渐线条化,带有前后腿的腹部由朝左变为朝下,短尾巴逐渐脱离兔身成了一个点形,从字形上几乎看不出兔子的形状了。由于兔头兔耳的线条变化不一,“兔”字楷书在写法上共出现了三种形体,即“兔”“兎”和“兔”。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汉字时将“兎”和“兔”作为“”的异体字淘汰。本义指兔子。《合集》10197:“乙未卜:今日王狩光,擒?允获󷞢二,兕一,鹿二十一,豕二,麑一百二十七,虎二,兔二十三,雉二十七。十一月。”(乙未卜:今日王在光这个地方打猎,擒获二牝虎﹑一兕﹑二十一鹿﹑二豕﹑一百二十七麑﹑二虎﹑二十三兔﹑二十七野鸡。十一月)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:“以鸡卵弁兔毛,傅之。”《说文》:“兔,兽名,象踞,后其尾形。”段注将“象踞”补成“象兔踞”。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:“有兔爰爰(舒缓貌),雉离(后作‘罹’,遭遇)于罗。”古代车上勾连车厢底板和车轴的部件,形状如蹲伏之兔,因名伏兔,简称兔。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,因此“兔”又可用作月亮的代称。八大行星之一的水星古代又叫辰星,别名兔星,省称兔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兔过太白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《广雅》云:‘辰星谓之兔星。’则辰星之别名兔。或作毚也。”这一意义的“兔”读为chān(郭小武 叶青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0:41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