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金篆》710页《说文》213页
指事字。从大,表正立之人形,左右两点指明两腋所在。本义为腋窝。《说文》:“亦,人之臂亦也。”徐灏注笺:“即古‘腋’字。”因同音的关系,“亦”的字形被假借来用作副词,相当于“也﹑又﹑犹﹑都﹑只是﹑已经”等义,随着假借义用得越来越普遍,“亦”的本义反而不用了,为便于区别,人们新造了一个从“月”(肉)﹑“夜”声的形声字“腋”。从此,“腋”专职指腋下,“亦”则专用它的假借义。甲骨文中,“亦”字已为假借用法。如说“亦雨”﹑“亦征”﹑“亦出”﹑“亦焚”等。金文中也一样,如西周中期牧簋:“有冋吏,逎多乱,不用先王乍(作)井(型),亦多虐庶民。”(如有放肆的官吏,就会多方作乱,不效法先王树立的好范例,且又会大肆虐害百姓)(郭小武 叶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