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甲文编》281页《金文编》444页《说文》131页《睡甲》99页《篆隶表》426页
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从邑,啚声。”甲骨文作“啚”,从口,从㐭。其中“口”像城市,而“㐭”是粮仓的意思。在城外所建的粮仓,这就是“啚”。金文是这一字形的讹变。而《说文》小篆则在甲骨文的字形上又添加了义符“邑”,表示远离城市的聚集地之意。从字形上看,“鄙”的造字本义就是指城外的粮仓或者农田。甲骨文:“土方征于我东啚(鄙),捷二邑;𢀛方亦侵我西啚(鄙)田。”(《合集》6057)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则治都鄙。”郑玄注:“都之所居曰鄙。都鄙,公卿大夫之采邑,王子弟所食邑。”古代分封诸侯,其所受封的土地称为采邑或食邑。这种土地一般都在郊外甚至更远,因而“鄙”字的引申义就是边远之地。又由此引申出狭小﹑固陋﹑世俗等义。《说文》:“鄙,五酂为鄙。”(王志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