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124页《篆隶表》392页
形声字。从木,黄声。音héng。本义指门闩。《说文》:“横,阑木也。”张舜徽约注:“许云阑木者,谓歫门使不得开之木也,非谓凡遮阑木也。今俗闭门时,内有一木横歫之,古谓之横。今湖湘间称门杠,读古双切,即横声之转也。”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·子夜歌四十二首》之十五:“攡门不安横,无复相关意。”引申为凡横直之称。地理上东西为横,南北为纵。《广韵·庚韵》:“横,纵横也。”汉东方朔《七谏·沉江》:“不开寤而难道兮,不别横之与纵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上乃率群臣横大河。”颜师古注:“横,横度之也。”特指“连横”(战国时东方国家与秦结盟),与“合纵”(六国结盟)相对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故从(纵)合则楚王(wàng),横成则秦帝。”又指使物体成横向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夫杨,横树之即生,倒树之即生,折而树之又生。”又指纵横交错。《周礼·秋官·野庐氏》:“禁野之横行径逾者。”贾公彦疏:“言横行者,不要(不要yāo:不限)东西为横,南北为纵,但是不依道塗,妄由田中,皆是横也。”汉仲长统《昌言·理乱》:“源发而横流,路开而四通矣。”引申指恣意妄为(音hèng)。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文帝宽,不忍罚,以此吴日益横。”又《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灌夫家在颍川横甚,民苦之。”又指出乎意料(音hèng)。《淮南子·诠言》:“内修极而横祸至者,皆天也,非人也。”(冀小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