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179页
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歂,口气引也。从欠,耑声。”王筠句读:“《难经》张世贤注云:‘欠,气相引也。’然欠之引是自然而引,歂之引,则劳苦倦极而疾息也。与喘同字。《左传》:郑驷歂,字子然。然者,嘫之省形存声字。”《说文》:“嘫,语声也。”文献多作然。嘫歂义相近,故用为一名一字。歂喘本为一字之分化,《说文》:“喘,喘息也。”歂字本义为“口气引也”,口中出气连续不断,与因劳累而“喘息”义相同。传世文献多作喘,今喘行而歂废矣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俄而子来有病,喘喘然将死。”歂﹑喘二字皆不见于先秦两汉出土文字资料,也不见于西周文献,但见于春秋战国文献,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字。(周宝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