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文编》386页《金文编》665页《包山》150页《说文》196页《汉语字形表》370页《睡甲》148页《篆隶表》669页《隶辨》440页
象形字。初文像人长发而拄杖之形,或省去杖形。長字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字,因此异构较多。大致说来,是沿着两条主线发展的。一是含杖形的各种字形(上图1﹑3﹑6﹑8﹑12﹑17诸形);二是省去杖形的各种字形(上图2﹑7﹑11﹑16诸形)。除4像省去杖形,而手形画出手指为特例外,其余各种字形都是在这两条主线的基础上发生的的增减变化。楷书字形“長”是从含杖形的字形发展而来的,而简化字“长”则来源于“長”的草书字形。《说文》以为“从兀从匕(化),亡(亾)声”。把長字的上部像长发的部分看作“倒亡”,其说本不足信。徐铉又从而附会说“倒亡,不亡也”,更是郢书燕说。此字构形本意,今人多从“长发”入手,以为长久之长(cháng)。然此字构形与老字同作拄杖形,其本义也有可能是年长(zhǎng)或长(zhǎng)老。今姑从众说,以“长”(cháng)为本义,指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大。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:“猗嗟昌兮,颀而长兮。”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”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二·伤歌行》:“忧人不能寐,耿耿夜何长。”引申为常常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又从本义引申为年长(zhǎng)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齐侯长矣。”《论语·先进》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”又引申为长老,师长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其德克明,克明克类,克长克君。”又从本义引申为生长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长矣。”(孟蓬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