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战文编》736页《说文》225页《汉印徵》卷11,3页
本作“桼”。象形字。《说文·桼部》:“桼,木汁,可以䰍物。象形。桼如水滴而下。”《玉篇·桼部》:“桼,木汁,可以䰍物。今为漆。”清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木汁名桼,因名其木曰桼。今字作漆,而桼废矣。”又谓:“漆,水名也,非木汁也。”是“桼”之本义为桼木汁,即后来油漆之“漆”本字;增水为“漆”,用为水名。而后二者合一,诸义统归“漆”下,“漆”行而“桼”废。形声字。从水,桼声。水名。凡三:1.渭水支流,今名漆水河。源出陕西省麟游县西,东南流至武功县西入渭水。《说文》:“漆,水。出右扶风杜陵(阳)岐山,东入渭。一曰入洛。”2.即今陕西省邠县的水簾河。又名白土川。3.耀县石川河上源之一的水流。源出陕西省铜川市北。又,地名。凡二:1.春秋邑名。在今山东省邹县东。2.县名。秦置。治所在今陕西彬县。又,木名。漆树。落叶乔木。树汁与空气接触后即为“生漆”,可制涂料漆物。《书·禹贡》:“(豫州)厥贡漆﹑枲﹑𫄨﹑紵。”引申泛指用漆树汁与其他树脂制成的涂料。又,木汁名漆,因名其树木为漆树。《诗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树之榛栗,椅桐梓漆。”由涂料漆,派生出涂漆义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豫让又漆身为厉,灭须去眉,自刑以变其容。”又,漆汁呈暗褐色,故又引申为黑色。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漆车。”郑玄注:“漆车,黑车也。”(王逸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