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帮纽、葉部;非纽、乏韵、方乏切。

《金文编》679页《金文编》680页《汉语字形表》381页《郭店》135页《古玺》247页《说文》202页《睡甲》154页《秦汉金文》249页《包山》154页《战文编》661页《隶辨》781页

形声字。从水(表示执法须公平如水),从廌(传说中可以辨别是非曲直的动物),去声(去声古音兼属葉部和鱼部,这里取叶部读音)。1和2为初文,部件的相对位置比较灵活。在字形发展的过程中,除了一脉相承维持初文结构基本不变的字形如7﹑12﹑13﹑15外,该字形体上的演变也有简化和繁化﹑讹混三种情况。简化的情况又分两种:一是部件基本具备,而写法渐趋草率,如3﹑5﹑8等。其中3的写法特殊,实际上是声旁去下部的口形与形旁水的上部共用部件凵(口的变形),是古文字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借笔现象。二是省去构件,如6﹑9,省去了意符廌。繁化的情况如4,是增加一个部件“户”。有的学者以为是从㧁声,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解释。讹混的情况如14。汉代隶书字形中廌或写作鹿。《说文》古文为󶰆,学者多以为是另外一个字,因音同或音近而借用为“灋(法)”。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规定法为正体,“灋”字被作为异体淘汰。法的本义为刑法,亦泛指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。《易·噬嗑》:“先王以明罚敕法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遵先王之法而过者,未之有也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八法治官府。”孙诒让正义:“法本为刑法,引申之,凡典礼文制通谓之法。”引申为依法惩处。《鹖冠子·武灵王》:“喜则释罪,怒则妄杀,法民而自慎。”出土和传世典籍中,该字多假借为“废”。柞伯簋:“柞白(伯)十爯(称)弓,无灋(廢)矢。”(爯弓,举弓。灋矢,没有命中的箭)《管子·侈靡》:“利不可法,故民流;神不可法,故事之。”郭沫若等集校:“金文以‘法’为‘废’字,此两‘法’字均当读为‘废’。”(孟蓬生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9:05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