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dēng端纽、蒸部;端纽、登韵、都滕切。

《甲文编》58页《金文编》86页《战文编》86页《说文》38页《甲金篆》96页《睡甲》18页《马王堆》59页

形声字。甲骨文有󷉊字,像两手捧食器以进献之形,甲骨文云“󷉊黍”﹑“󷉊米”或“󷉊鬯”,表进献之义,《甲骨文字典》520页释为“𢍪(《说文》:“𢍪,礼器也。”)。甲骨文另有,用同,进献义,《甲骨文字典》519页释为“𧯦”。西周金文有,用为烝祭之烝。《春秋繁露》:“四祭冬曰烝。烝者,以十月进初稻也。”或作(《集成》2681姬鼎),从登从米。古文字中的登当是从癶﹑󷉊声之字。《尔雅·释诂下》:“登,升也。”这当是从癶之登的本义,散氏盘“登于厂源”即用本义。《说文》之“上车也”之训乃引申义。进献可以认为是本义的引申用法,也可以认为是与“烝”同源通用。西周金文的“烝”祭之烝均从米作,没有例外,春秋时期始借“登”表“烝”。烝祭之“烝”与登献之“登”是同源词。“登”亦为礼器之称,《尔雅·释器》“瓦豆谓之登”,即《说文》之“𢍪”,是由向神祇进献黍稷﹑醴鬯之义引申而来。烝祭是以新获稻进献神祇,登之成熟义由此引申,由成熟义引申为完成﹑实现义。登或借表登记﹑登载义。综合古文字材料和文献用例来看,登承载了从癶之“登”和从米之“烝”两个字的意义系列。金文中或用为国名,即鄧(邓)。或用为烝(冬祭名,东周时期)。战国文字中或用为姓氏。(陈英杰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8:52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