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说文》65页
形声字。从支,奇声。形旁支为会意字,以又(手)持半竹会离竹之枝意,表示攲的本义与离去有关;声旁奇为从大(人的象形)可声的形声字,在敧中表音,攲与奇并牙音。奇字盖攲之初文,当初攲可能由奇(或可)兼表,后为造专字攲。小篆以前的古文字未见,《说文》始加收录整理。隶变后楷书作攲,主要是笔势变化。异体或作欹﹑
﹑
﹑
,《现代汉字规范字典》以攲为正字。《说文》本义是“持去”,即持物离开。引申指以箸取物(见《通俗文》);再引申则取物之箸亦称攲,故《说文》训箸为饭攲。以上读jī。通“㩻”,倾斜不正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(鲁桓公之庙)有攲器焉。”《孔子家语》:“吾闻宥坐之器,虚贴攲,中则正,满败覆。”参见“己”﹑“可”﹑“奇”等条。(张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