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123页《篆隶表》387页
形声字。从木,予声。1.音zhù,织布机上缠纬线的梭子。《说文》:“杼,机之持纬者。”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:“小东大东,杼柚其空。”朱熹集传:“杼,持纬者也。柚,受经者也。”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·木兰诗》:“不闻机杼声,唯闻女叹息。”《资治通鉴·周纪三》:“其母投杼下机。”胡三省注:“杼,《说文》:‘机持纬者。’即今之梭也。”2.音shù,木名,即栎树,又名栩,果实叫橡。这种用法的“杼”字本来是上下结构,写作“𣏗”。《说文·木部》:“𣏗,栩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此与‘机杼’字,以下形上声﹑左形右声分别。”俗书易为左右结构,遂与音zhù的“杼”字同形。《玉篇·木部》:“𣏗,今为杼。”《集韵·语韵》:“𣏗,或书作杼。”《尔雅·释木》:“栩,杼。”郝懿行义疏:“徐州人谓栎为杼。”《广雅·释木》:“杼,橡也。”《庄子·山木》:“衣裘褐,食杼栗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夷传》:“其山有丹,其木有柟﹑杼﹑豫樟。”(冀小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