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98页《马王堆》188页《甲金篆》287页
形声字。从竹,龠声。汉隶“籥”字所从之“竹”或讹为“”,而与《说文》训为爵(雀)麦之“蘥”字同形。“籥”本是古代儿童习字用的竹片。《说文》:“籥,书僮竹笘也。”徐锴系传:“籥,谓编竹以习书。”引申指简册。《广雅·释器》:“籥,䉉也。”王念孙疏证:“《众经音义》卷二引《纂文》云:‘关西以书篇为籥。’”《书·金縢》:“启籥見书,乃并是吉。”“籥”义指简册,“书”为占兆之辞,意思为打开简册,见到占兆之辞,皆以此为吉。又引申为鼓风吹火的竹器。《老子》第五章:“天地之间,其犹橐籥与?”吴澄注:“橐籥,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。为函以周罩於外者,橐也;为辖以鼓扇于内者,籥也。”“籥”通“龠”,义为管乐器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管籥之音。”古代锁钥似管,故“管”﹑“籥”皆有锁钥义。睡虎地秦简《法律答问》30:“抉籥,赎黥。”“籥”即为“鑰”(钥)。(严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