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支枝肢肢翄 |
字源 | tjie支枝:tjie肢(胑)(同音) tjie肢:sjie翄(翅、神)(照審旁紐,叠韻) 《説文》:“支,去竹之枝也。”徐灝曰:“支﹑枝古今字,干支猶幹枝也。”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:“本支百世。”《左傳·莊公六年》作“本枝百世”。按:“支﹑枝”本同一詞,後來字義分化,竹木之枝用“枝”,分支﹑支持用“支”。 《説文》:“枝,木别生條也。” 《説文》:“胑,體四胑也。肢,胑或从支。”徐鍇曰:“胑,支也。”《玉篇》:“胑,體四胑手足也。”《釋名·釋形體》:“胑,枝也,似木之枝格也。”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四肢六道。”注:“四肢,謂手足也。”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四肢之於安逸也。”注:“四體謂之四肢。”字本作“支”。《易·坤卦》:“暢于四支。”虞注:“四支,謂股肱也。”疏:“四支,猶人手足。”《素問·陽明脈解》:“四支者,諸陽之本也。”《後漢書·西羌傳》:“頭顱斷落於萬丈之山,支革判解於重崖之上。”注:“支謂四支。”字又作“枝”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爲長者折枝。”注:“折枝,案摩折手節解罷枝也。”《周書·武順》:“左右手各握五,左右足各履五,曰四枝。”注:“四枝,手足。” 《説文》:“翄,翼也。𦐊,翄或从氏。”《史記·楚世家》:“奮翼鼓𦐊。”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49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