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匦 |
字源 | “匦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3835)字形图解图片 匦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豆 食 匕 匙 匚 轨 攴 皿 “匦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g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,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,爆发成音。 uǐ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u的发音轻短,然后滑向ei,嘴形由圆到扁。 “匦”的同族字表地部 植物篇 竹族(竹族共计153字)上一字头:筷 下一字头:簋
“匦”的字形演变“匦”的字源解说“簋”是“匭”的异体字。軌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可依循的既定线路。簋,甲骨文(豆,食具)(手持勺具),表示手持勺子从器皿中舀取食物。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。有的金文用“匕”代替“勺”状的。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“匕”写成“几”,将金文字形写成,并加“匚”(匣子,盛具),表示食物盛器。籀文用“軌”(可依循的既定线路)代替“”,表示严格按照祖制的既定程序使用的祭祀礼器。篆文异体字“簋”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,加“皿”(盛器),强调“簋”的“器皿”性质,同时加“竹”,表示“簋”的竹木材质。造字本义:名词,青铜铸造的圆形食物盛具,为春秋战国时代严格按照祖制使用的重要宗庙祭祀礼器。战国后期也将竹、木或陶质所造的盛具雅称为“簋”。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。《汉字简化方案》中的简体楷书“匦”,依据类推简化规则,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“軌”简化成“轨”。古籍多以“簋”代替“匭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簋,黍稷方器也。从竹,从皿,从皀。,古文簋,从匚飢。匭,古文簋或从軌。朹,亦古文簋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簋,盛黍稷的方形器皿。字形采用“竹、皿、皀”会义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簋”字,字形采用“匚、飢”会义。匦,这是古文异体字形的“簋”字,字形采用“匚”作边旁,采用“轨”作声旁。朹,这也是古文写法的“簋”字。 “匦”的词汇分类簋,黍稷方器也……匦,古文簋或从轨。——《说文 • 竹部》 匦,匣也。—— 《玉篇 • 匚部》 粢粝之食,藜藿之羹,饭土匦,啜土铏,虽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矣。—— 《史记 • 李斯列传》 上书者将纳于匦,有司先审其副,有不可,辄却之。—— 《新唐书 • 李中敏传》 鼐之在苗疆也,日不暇给,门一木匦,诉者投满其中。—— 清 • 魏源《湖南按察使赠巡抚傅鼐传》 日者相传,寸楮必匦,人往谒公,以我墨贽。—— 清 • 魏源《登太行绝顶》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