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浃 |
字源 | “浃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4335)字形图解图片 浃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水 夹 洽 陕 峡 侠 “浃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j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抵住下门齿,舌面前部紧贴硬腭,气流从窄缝中冲出,摩擦成音。 iā 的发音要领:由i到a,介音i轻短,表示舌位滑动的开始,a清晰响亮。 “浃”的同族字表地部 地理篇 水族(水族共计431字)上一字头:洐 下一字头:浥
“浃”的字形演变“浃”的字源解说夾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两相合力相持。浃,篆文(水,溪流)(夾,两相合力相持),表示双溪夹流。造字本义:动词,水网密布的地区,两条或多条河川夹山夹地平行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“水”写成“三点水”,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。夹河之山叫“峡”;夹山之河叫“浃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浹,洽也。从也。从水,夾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浃,沾湿,浸润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采用“夹”作声旁。 “浃”的字义引申“浃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两条河川夹山夹地平行流淌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(浃渫 / 汗出浃背 汗流浃背) 浃,洽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 • 水部》 浃,浃渫,水貌。——《集韵 • 洽韵》 长波浃渫,峻湍崔嵬。——《文选 • 郭璞 • 江赋》 (曹)操出,顾左右,汗流浃背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献帝伏皇后纪》 汗出浃背。——明 •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山雨忽来,倾盆倒峡,浃地交流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 • 滇游日记十二》 ②形容词:周匝的,附近的,近来的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(浃辰 浃日 浃旬 浃月) 浃,匝也。——《小尔雅 • 广言》 远不过三月,近不过浃日。——《国语 • 楚语下》 莒恃其陋,而不修城郭,浃辰之间,而楚克其三都。——《左传 • 成公九年》 曾未浃日,凶丑奔破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段颎传》 云升梧野,顿隔千秋;日短蓂阶,驾言十浃。——宋 • 文天祥《慰皇太后表》 ③动词:浸透,湿透,浸渍,透彻,融洽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(浃和 浃洽) 浃,彻也。——《尔雅 • 释言》 冥淩浃行,魂无逃只。——《楚辞 • 大招》 其所以贯理焉,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,与愚者若一。——《荀子 • 解蔽》 是故内不得于中,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,不浸于肌肤,不浃于骨髓,不留于心志,不滞于五藏。——《淮南子 • 原道》 故休烈显乎无穷,声称浃乎于茲。——汉 • 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 其岁九月,人吏浃和。——唐 • 韩愈《新修滕王阁记》 吾之仁足以上格乎天,下浃乎草木,旁溢乎四夷。——宋 • 王安石《仁智》
站长 回复 海风 2020-06-11 23:35:23来自PC端 “浃月、浃日、浃旬”中的“浃”,是假借“夹”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