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徵 |
字源 | “徵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5962)字形图解图片 徵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长 老 任 止 辵 攴 征 “徵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zh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舌尖上翘,抵住硬腭前部,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,从缝中挤出,摩擦成音。 ēng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e的音,然后舌尖抵住下牙床,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发ng音,气流从鼻腔泄出。 “徵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交通篇 行族(行族共计174字)上一字头:征 下一字头:徒
“徵”的字形演变![]() “徵”的字源解说徵,甲骨文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徵,召也。从微省,壬為徵,行於微而文逹者即徵之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徵,招聘重用。采用有所省略的“微”作边旁,任者为征,表示生活在低微阶层处而才华横溢的人就征召他。 “徵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中央朝庭讨伐不义的地方。 征程 征途 征尘 征衣 征阵 征夫 征服 征伐 征剿 征讨 征战 征诛 征逐 / 长征 远征 出征 东征 西征 南征北战 征,行也。——《尔雅》 徴,正行也。从辵,正声。或从彳。——《说文》 而月斯征。——《诗 • 小雅 • 小宛》 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。——《诗 • 召南 • 小星》 桓桓于征。——《诗 • 鲁颂 • 泮水》 奉辞伐罪曰征。——《书 • 允征》 一曰征。——《周礼 • 太卜》 壮于趾征凶。——《易 • 大壮》 先王卜征五年。——《左传 • 襄公十三年》 征者,上伐下也。——《孟子》 征者,上伐下也。——《孟子》 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——唐 • 王维《使至塞上》 孤蓬万里征。——唐 • 李白《送友人》 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——古乐府《木兰词》 挟天子以征四方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②名词:显露的迹象。 征候 征兆 / 特征 性征 象征 明征定保。——《书 • 胤征》 征于色。——《孟子 • 告子下》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。——《荀子》 休征嘉应。——《汉书 • 平帝纪赞》 候善恶之征。——《汉书 • 艺文志》 征兆必报。——《汉书 • 儿宽传》 ③本义,动词:官方强制取用民间的人力物力(徵)。 征兵 征地 征粮 征税 征发 征募 征收 征召 征招 征戍 征役 征调 征用 / 应征 有布缕之征,粟米之征。——《孟子 • 尽心下》 宣德间,宫中尚促织之戏,岁征民间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 ④动词:有条件地要求、索求(徵)。 征购 征集 征询 征稿 征文 征聘 征求 徵,召也。——《尔雅》 以量度成贾而徵徴。——《周礼 • 司市》 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。——《周礼 • 县正》 徵唯所欲。——《仪礼 • 乡射礼》 王使来徵聘。——《左传 • 宣公九年》 物贱之征贵。——《史记 • 货殖列传》 发征期会。——《史记 • 货殖列传》 征拜郎中。——《后汉书 • 张衡传》
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