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谒 |
字源 | “谒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5002)字形图解图片 谒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言 曷 喝 揭 诣 “谒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y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微张成扁平状,舌尖抵住下齿龈,舌面抬高,靠近上硬腭,声带颤动。 è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半开,舌位靠后,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,声带颤动。 “谒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人体篇 舌族(舌族共计232字)上一字头:谭 下一字头:谧
“谒”的字形演变“谒”的字源解说曷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揭”的省略,表示消除蒙蔽、使知晓。謁,篆文(言,请求指点)(曷,即“揭”省略,消除蒙蔽、使知晓),表示迷惑者请求指点指示。造字本义:动词,拜见智者,请求消除蒙蔽,洞见真相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“言”写成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曷”写成。《汉字简化方案》中的简体楷书“谒”,依据类推简化规则,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“言”简化成“讠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謁,白也。从言,曷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谒,告白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曷”作声旁。 “谒”的词汇分类谒拜 谒告 谒过 谒见 谒急 谒归 谒陵 谒庙 谒坟 / 拜谒 参谒 谒,白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言部》 谒,访也。——《增韵》 谒,告也。——《尔雅》 谒,诣也。诣,告也。——《释名 • 释书契》 摈者谒诸天子。——《仪礼 • 觐礼》 伍、官、连、县而邻,谒过赏,失过诛。——《韩非子 • 八经》 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。——《左传 • 隐公十一年》 越日偃师谒见王。——《列子 • 汤问》 登昆仑而北首兮,悉灵圉而来谒。——《楚辞 • 刘向<九叹 • 远游>》 谒史而卜之,弗占;谒巫而祷之,弗禁;谒医而攻之,弗已。——《列子 • 周穆王》 微太子言,臣愿得谒之。——《战国策 • 燕策》 城外有新坟者,即往拜扫。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。——宋 • 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 父利其然也,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,不使学。——宋 •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 一年三谒卧龙冈,却又早鼎三分汉家邦。——元 •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 乡人子谒余。——明 •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“谒”的编辑说明修改“谒”字篆文字形中“曷”的解释 旧稿:“曷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喝”的本字,表示喝问、盘查”; 新稿:“曷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揭”的省略,表示消除蒙蔽、使知晓”。 修改“谒”字造字本义的解释 旧稿:“谒,造字本义:动词,拜见并询问求教”; 新稿:“谒,造字本义:动词,拜见智者,请求消除蒙蔽,洞见真相”。 2020-06-21 08:39 海恩
海风 评论“谒”字网页 2020-05-09 23:03:44来自PC端 如果从询问、请教的意思讲,曷说是″渴″的省略更合适。如饥似渴,有需求有疑问(渴)才要向人请求、求教。但谒还有告发的意思(谒急(告急);谒言(进谏)从这个意思讲″曷″是″喝″(喝问,责问之意)的省略。汉字因一个字件牵扯多个汉字,而引申出更多的意思也是常见的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