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绾 |
字源 | “绾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5038)字形图解图片 绾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糸 丝 官 绶 菅 “绾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w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唇拢圆,突出成小孔,舌面后部隆起,声带颤动。 ǎn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a的音,然后舌尖逐渐抬起,顶住上牙床发n的音。 “绾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衣饰篇 丝族(丝族共计201字)上一字头:總 下一字头:缒
“绾”的字形演变![]() “绾”的字源解说官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拥有权力的军政要员。綰,金文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綰,惡也。絳也。从糸,官聲。一曰绡也。讀若雞卵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绾,很差的丝绢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官”作声旁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绾”是绡绢。读音像读“鸡卵”中的“卵”字。 “绾”的字义引申![]() “绾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动词:用绶带佩戴官印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 绾,系也。——《广韵 • 潸韵》 绛侯绾皇帝玺。——《汉书 • 周勃传》 纽金章,绾墨绶。——南朝 • 齐 •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 ②动词:总管、控制权力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(绾握 绾摄) 绾,缜也。——《集韵 • 潸韵》 奉阳君专权擅势,蔽欺先王,独擅绾事。——《史记 • 张仪列传》 纶命忽从天上至,便绾兵权辞漕计。——宋 • 杜安世《玉楼春》 ③动词:系挂、系结、盘绕。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(绾发 绾髻 绾合 绾结 绾束 绾组 绾手 / 赤绳绾足) 青云教绾头上髻,明月与作耳边珰。——唐 • 李贺《大堤曲》 如今绾作同心结,将赠行人知不知。——唐 • 刘禹锡《杨柳枝词九首》 长安陌上无穷树,唯有垂杨绾别离。——唐 • 刘禹锡《杨柳枝词九首》 一串歌珠清润,绾结玉连环。——宋 • 张炎《甘州 • 为小玉梅赋》 潜蛟双绾玉抱肚,朱鬣分光散红雾。——元 • 张宪《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》 藤萝蛇绾,汀蓼石发。——明 • 王思任《纪修苍浦园序》 不与行人绾离别,赋成谢女雪飞香。——清 • 纪映淮《秦淮竹枝词》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,一面向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(宝玉)头上戴着金丝宝攒珠髻,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。——《红楼梦》第三回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