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雍 |
字源 | “雍”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二级字(第 5551)字形图解图片 雍 造字法:会义 解字参考: 囗 邑 宫 川 淮 邕 灉 “雍”的拼音和发音口型y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嘴微张成扁平状,舌尖抵住下齿龈,舌面抬高,靠近上硬腭,声带颤动。 ōng 的发音要领:发音时,先发o的音,然后舌根后缩抵住软腭,舌面隆起,嘴唇拢圆,鼻腔共鸣成声。 “雍”的同族字表人部 建筑篇 邑族(邑族共计66字)上一字头:雝 下一字头:鄘
“雍”的字形演变“雍”的字源解说“邕”是“雝”(雍)的本字。邑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有一定人口定居的城邦。邕,甲骨文(囗,邑,城邦)(囗,邑,城邦),表示像两片不同功能的城区相交错,表示划片管理、人口密集的都城。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两片交错的城区形象写成“邑”,并加“川”(河流),表示护城河。篆文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,调整成上下结构。当“邕”的本义消失后,甲骨文再加“隹”(飞鸟)另造“雝”(雍)代替,表示只有飞鸟才能逾越的护城河。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川”写成“水”,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隹”写成,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邑”写成“吕”。金文异体字加“攴”(持械抗敌),强调有抗敌防御工事的都城。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“水”写成“巛”,将金文字形中的“邑”写成,将金文字形中的“隹”写成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“巛”写成三点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邑”简写成“乡”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隹”写成。俗体隶书“雍”将本来代表“巛”的三点简化成一点一横的,将“邕”简化成。造字本义:名词,古代用护城河环卫的都城。楷书将俗体隶书字形中的写成。古籍多以“雍”代替“雝”。 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 雝,雝也。从隹,邕聲。 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 雝,雝鸟。字形采用“隹”作边旁,采用“邕”作声旁。 “雍”的字义引申“雍”的词汇分类①本义,名词:古代用护城河环卫的都城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 邕,邑四方有水自邕成池者是也。——《说文 • 川部》 邕、雝古字通。雝,隶作雍。——清 • 徐灏《说文解字注笺 • 川部》 ②形容词:安定的,安逸的,和睦的。 雍和 雍睦 雍熙 雍雅 雍正 雍容 雍雍 / 和雍 肃雍 雍容不迫 雍容大度 雍容典雅 雍容尔雅 雍容华贵 雍容 闲雅 雍容雅步 雍,和也。——《广韵 • 钟韵》 雍,睦也。——《切韵 • 钟韵》 黎民于变时雍。——《书 • 尧典》 其惟不言,言乃雍。——《书 • 无逸》 诸夏夷狄,莫不雍和,故日万国。——《论衡 • 艺增》 雍睦亲族。——《新五代史 • 翟光邺》 金石雍谐。——《清史稿 • 乐志五》 ③名词:古代拱卫都城的战略州郡。 雍州 雍,地名。——《集韵 • 用韵》 雍州在四山之内。雍,翳也。——《释名 • 释州国》 雍,九州名。雍,擁也,东崤西汉南商北居庸四山之所擁翳也。——《广韵 • 用韵》 黑水西河惟雍州。——《书 • 禹贡》 秦于是乎输粟于晋,自雍及绛相继。——《左传 • 僖公十三年》 《禹贡》九州,舜置十二牧,雍其一也。——《三辅黄图 • 三辅沿革》 汉兴,因秦制度……至武帝……改雍曰凉。——《汉书 • 地理志上》 今荆、扬、青、徐、幽、并、雍、凉缘边诸州皆有兵矣。——《三国志 • 魏志 • 杜畿传》 为留猛士守未央,致使岐雍防西羌。——唐 • 杜甫《忆昔二首》 晋氏南渡,荆、雍常雄于东南。——宋 • 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 宋分置荆州、郢州、雍州、湘州。——清 • 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 • 湖广一》 雍,春秋时雍邑,为秦都,后置雍县属内史。汉属右扶风,后汉及晋因之。——《嘉庆一统志 • 凤翔县》 ④名词:护城河,界河。 该义项后由“灉”代替 毋雍泉。——《谷梁传 • 僖公九年》 雍水之潘为渊。——《列子 • 黄帝》 振鹭于飞,于彼西雍。——《诗 • 周颂 • 振鹭》 楚庄王胜晋于河雍之间。——《淮南子 • 人间篇》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。——《汉书 • 邹阳传》 今臣雍阏不得闻。——《汉书 • 中山靖王胜传》 “雍”的编辑说明更新“雍”的字形演变表,增加甲骨文字形、金文字形、。 2020-04-18 15:30 海恩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篆书强调鸟鸣,突出安和无争之美好。
【雍】本意:安和美好无争的地方,如同水中沙洲鸟鸣愉快,虽不远可观,但难以企及。圣君治下交界之地,互通有无,取长补短。
引申:帝力于我何有哉,朴素、美好、安和的心态,状态。
广州有白鹭岛,闹中取静之佳处。
黎民于变时雍。——《书 • 尧典》;尧帝治天下以德服人,天灾时变而民不急躁,反能互助。
金石雍谐。——《清史稿 • 乐志五》;铜钟、石磬齐鸣,而音律交相辉映非常和谐,无争。
振鹭于飞,于彼西雍。——《诗 • 周颂 • 振鹭》;戏惊起沙洲白鹭,鸟也不怎么害怕,换到西边就又落下了。